跳至主要內容


圖片
如何在乱世中保全生命和财富
最近录了一期动乱中人们是怎么失去财富/保存财富的podcast,觉得对今天的生活很有借鉴意义。以下是中文内容,供参考。 其中不少内容是来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买来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万物都有“成住坏空”,有缘起,就有缘灭,凡事我们要勉力而为,但最后也要接纳“诸行无常”。在时代的巨变中,哪怕是俄国沙皇全家,也是渺小的,最后被满门灭口。
  1.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选择正确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否则,轻则财产归零,重则满门灭口。a. 有一个犹太家族在二战中兵分两路,一路逃去了法国,结果团灭,全部被送进了集中营,而一部分亲戚逃去了葡萄牙,最后生存了下来。b. 1943年,很多纳粹分子已经开始偷偷汇款到南美,他们没有汇款到欧亚大陆或者美国,这个选择至少在当时是正确的,当然他们战后在南美依然受到了清算,那是后话了。c. 1991年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大多数居民,一夜之间财产归零,因为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全仓苏维埃。
  2. 如果你身处困境,要见微知著,做自己的判断:思考到底谁在赢得牌面?1942年,野村证券已经从日本国内的食品短缺,皇宫周围公园围栏也被拆去炼铁,来感觉到日本可能最终将战败。尽管报纸和电台只播放战争的利好消息,但是野村观察到,许多参加了中途岛和珊瑚海海战的海军军官和飞行员都有包养的艺妓,当他们没能回来时,艺伎女朋友们开始人心惶惶。野村家族察觉事态不妙,开始逐步卖出持有的股票,甚至卖空。但他们作为日本财团,也没法办法将资产配置到战胜国,那怎么办呢?他们就问自己,如果日本战败了,战后重建,那么当下应该持有什么?他们认为,土地和房产在战后将成为最好的保值工具,于是买入商业和住宅地产。这些资产为野村证券在战后快速扩张提供了资金,而野村证券最终成为日本的主要证券公司。 德国的案例:在1930年代,许多德国犹太贵族家庭对国家充满信任,深信“我们也是是德国人,风暴很快就会过去”。他们拥有资产、地位、社会认同,对离开祖国没有任何紧迫感。 然而很快,他们的判断被现实击碎。纳粹上台后,德国对外汇实施严格管制,对资产转移(外汇)征收高达78%的重税。到了1938年“水晶之夜”,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必须离开。但那时,想走也走不了了。签证难求、资金被冻结,许多人最终被困在国境之内。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当你觉得“现在不用走”时,也许正是你还有选择的时候。--->爱因斯坦就做了很好的判断,很早就去普林斯顿专家移民,教书了。
  3. 在乱世中,千万不要all in:a. 1937年,连丘吉尔都被美国的牛市吸引,上了杠杆去做多,结果到1938年他就被爆仓了。后来他靠不断的写作出版,才把自己的债给还了。 b. 在德国的犹太富人们,因为大部分的资产都是德国的expsoure(房产,企业,货币),最后温水煮青蛙,越晚走,越舍不得沉没成本,最后连人带钱都没了。c. 当代就更加是了,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的平均寿命,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35年缩减到10-15年。1958年:标普500公司平均在榜寿命为 61年;1980年:下降到约 30年;2020年左右:已降至 约18年;预测到 2030年:可能只有 12年左右。
  4. 要有“自托管”和“三方托管”的风险意识:要思考大变局中,政体和财富的重构: 说白了就是,有可能之前所有的产权文件,都作废。你在银行存的钱,存的黄金,买的地产,本质上,都是三方托管。大家可能觉得房产不应该是在我的名下吗?但其实房产是取决于当地政府对于你的产权文件的认可,所以本质上,你也是托管在一个政府的名下。a. 二战中,波兰贵族在本国的庄园,最后都被德国没收了,战后他们本来以为可以收回,可是波兰又在雅尔塔协议中被划给了苏联的势力范围,等于说政权性质换了,完全不认可私有产权。过去3/4年,俄国富人,尤其是寡头,在北约国家的所有资产,都被冻结了。当北约国家要制裁时,俄国寡头在伦敦和纽约,最难带走的,就是房产。 b. 在二战期间,日本人在美国的资产也遭到冻结,甚至没收。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二战;此后,美国迅速采取措施,冻结日本政府、企业及个人在美的资产,其中12万日裔(2/3都是美国护照的公民),被送往战时隔离营(Internment Camps),许多家庭的房产、农场、企业在离开前被迫低价出售或直接失去,战后大多数人无法追回这些财产。 c. 1945年二战结束,南斯拉夫铁托政府发布命令,将南斯拉夫所有德国人(包括平民)集体剥夺国籍与财产权。他们被视为战犯群体,不允许再拥有土地、财产、或享有正常民事权利。成千上万的德国裔平民(包括儿童与老人)被投入劳改营,估计 有5万–6万人死于这些营地。尤其是1944年底至1946年间,部分地区出现系统性清洗:德国男性被强制劳动或就地枪决;德国女性和儿童遭到强奸、虐待与屠杀
  5. 关于黄金的保管(self custody?Or 3rd party custody? ):犹太人托管在法国银行保险柜的黄金,在德军占领后,被德军打开了所有的保险柜,全部都没收了。但是那些被埋在自己知道的秘密地点的黄金,在战后得到了保存。a. 我还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犹太家族不但会把10%的家族财富储备为黄金,而且因为二战中“三方托管”被没收的体验,所以他们都是自己保管自己的黄金,而且把大多数的黄金,换成了金币,而不是金条。因为只有金币,可以小额支付,可以让你在乱世中,一路买通关,从战区通过重重的关卡,到达你想避难的区域。 b. 1939年,大多数法国家族的20%的财富是金条,它们要么被存放在瑞士,要么被埋在城堡的后院里。在那个可怕的年代,用黄金对冲灾难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为了卖出一些黄金,你必须找到真正的买家或黑市交易商。在那个充斥着告密者和背叛者的野蛮社会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你可能最终会被刺死在巷子里,或者被盖世太保关进地窖。第二,无论是真正的买家还是黑市交易商,黄金价格都将大打折扣,但由于没有公开的交易市场,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第三,如果你待在被占领的法国,那么你必须藏匿黄金。从1940年的秋天起,所有的法国银行都必须向德国人报告保险箱里的物品内容。占领当局据此发行期票,“借走”黄金,然后再运到德国。战争结束后,这些期票并没有得到兑现,因为纳粹政府在柏林保卫战中销毁了相关档案。随着盟军日益逼近巴黎,所有剩下的黄金均被德国官员没收,以帮助他们躲避即将来临的灾难。然而,在战争最后几年的混乱中,相较于任何其他资产类别,比如房产或企业,埋在后院的黄金更保值、更安全。总的来说,二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不要把黄金和珠宝锁在本国的银行保险柜里。
  6. 总结:乱世是常态,盛世才是非常态。人类过去约3500年的有记载历史中,只有不到300年是没有全球没有记录战争的年份。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第一,千万不要all in:要有资产类别的多元化,地理多元化,三方托管/自托管的多元化;第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要防患于未然,不要有驼鸟心态,当大家都想走的时候,就走不了了。
想要發佈自己的文章嗎?
升級到 Premium+
顯示 48 則回覆
  • Co-Founder of Cypher&M2&Phoenix(1st Middle East Crypto PublicCo/MSCI Index)|Ex-Head of Investments@Binance|全球首位获主权基金投资&中东Tech IPO的华人|Podcast: Bill It Up
  •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今晚拜登面向全美民众电视讲话,向所有美国人,全世界人,首次明确讲出,美国正在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进行战略物资生产与储备。这个信号,非同寻常,意义巨大,上次出现这种情景,正是罗斯福向国会发表对日宣战演讲

        今晚拜登面向全美民众电视讲话,向所有美国人,全世界人,首次明确讲出,美国正在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进行战略物资生产与储备。这个信号,非同寻常,意义巨大,上次出现这种情景,正是罗斯福向国会发表对日宣战演讲

    北京除外的北方其他二线城市居民,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动是什么水平。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lidang 立党 (推特中文反诈第一人) @lidangzzz 北京除外的北方其他二线城市居民,可以仔细研究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动是什么水平。 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聪明、能力最强的那一批,要么早就出国离开了,要么留在国内,一大半去北京,一小部分去上海和深圳; 一批踏实且平庸的人愿意留在本地,要么挤破脑袋进机关/事业编/国企,要么做小生意 (小教培、小桌游、小装修、小餐饮、小实体生意、小物流、小工厂、小物流、小自媒体、小房产中介、小律师); 还有一群涌入的群体,基本是省会以外三四线城市、县市、农村学霸或者愿意打拼的青年人,不想进北京当无限北漂,买房无望,于是踏踏实实愿意进入这些二线北方城市,早早买房定居。 这些人里,一些人通过高考读大学留在本地,一些人做体力劳动(物业、保洁、工厂、餐厅、早点铺等等)进入这些城市,还有一些人通过拆迁或者教育资源进入了这些城市。 简单来说,北方二三线城市没有什么经济活力,跟长三角的金融、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等技术导向型产业没法比,跟深圳这些外贸、制造业、互联网等也没法比,跟北京更是差距太远。 这些城市里留在本地的土著年轻人,一部分家里几代都是体制内,所以一毕业考公、考编、进国企是唯一的出路;另一些人因为不敢到外地闯荡,也不愿意进北京,为了规避风险,于是留在家乡做小生意,一般以继承爸妈的生意为主。 而这些城市的最聪明、教育水平最高、学历最高、眼界最宽阔的那些人,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都离开了自己所在的北方二三线城市,根本没有意愿也没有环境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进入这些北方二三线城市的人,基本也不可能在北方进行真正科技和商业上具有内核原创性的创业——如果有这些条件的人,基本也会到北京、上海、深圳发展。 而真正进入这些北方二三线城市、并且愿意常年定居的外地人,无论是创业、上班还是打零工,基本都在维护这些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比如餐饮、服务、养老、教育、零售、消费、旅游、房地产等等——基本不存在单打独斗改变城市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为什么我对天津、济南、郑州、沈阳、大连、青岛、西安这些城市失去信心? 北方城市里第二强的就是天津,然而天津也在快速衰落中,天津除了在滨海新区搞金融泡沫,就是在本地搞房地产、基建、债务,剩下的本地经济和产业非常薄弱,国企也早就全面衰败,大量破产重组——可以说,整个城市的民营经济,基本...

    转)中国已成为地球上唯一同时和四个核武力量直接接壤的国家。这四个核武国家分别在祖国的东西南北,其中三个没有签署防核武扩散协议。四个国家的特点:不吃猪肉的(巴基斯坦),不吃牛肉的(印度),啥肉都吃的(俄罗斯),和吃不起肉的(朝鲜)。 https://t.co/Lv4C8TJ8PT